邮票收藏
集邮
您当前位置:主页 > 邮币目录 > JT邮票系列 > T字邮票 >
杂技
市场售价:¥310

邮票信息

  • 名称:杂技
  • 志编号:T2
  • 设计者:万维生
  • 发行日期:1974-1-21
  • 版别:影写版
  • 齿孔度数:11
  • 整版枚数:35枚
  • 详细介绍:

    【藏品名称】杂技
    【志 编 号】T.2简称:杂技
    【设 计 者】万维生
    【类    别】“T”字头特种
    【邮票题材】文化艺术 民俗
    【全套枚数】6整版枚数:35(7×5)/35(5×7)
    【发行机构】邮电部
    【发行日期】 1974-01-21
    【发 行 量】1000.00万
    【背    胶】有背胶
    【印刷机构】北京邮票厂
    【齿孔度数】P11
    【版    别】影写版

    杂技是表演艺术的一种。包括燈技、手技、顶技、踩技、口技、车技、武术、爬竿、走索以及各种民间杂耍等,通常也把戏法、魔术、马戏、驯兽包括在内。其优秀节目的共同特点是以健美有力的形体动作和灵巧迅速的手法表演各种难度很高 的技术,以表现劳动人民的智慧、勇敢和坚强毅力。许多国家都有杂技。中国的杂技艺术历史悠久,春秋战国时期已有萌芽形式,至汉代已初步形成。1969年济南无影山出土的西汉杂技 俑,提供了西汉时期杂技的立体形象。《汉书•武帝纪》和东 汉张衡《西京赋》以及东汉壁画、砖刻、石刻画像等文献实物材料,也有丰富的记载和反映。其后历代不断丰富。解放后得到了蓬勃健康的发展,形成了鲜明的民族风格。

    邮票6—1舞挪
    舞狮即獅子舞是汉族民间舞蹈彤式之一。流行于中国很多地区。各有不同的风恪和特点。一般由两人合作扮一头大鄉子 (有的地区称“太狮”),一人扮作一头小獅子(有的地区称 “少狮”),另一人扮武士,持彩球逗引。在表演上可分“文獅”、“武狮”两种:“文狮”主要刻画狮子温驯的神态,有搔痒、舔毛、打滚、抖毛等动作;“武獅”表现狮子勇猛的性 格,有跳跃、跌扑、登高、腾转、踩球等动作。狮子舞的动作 技艺性很强。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加工提髙,是深受人民喜爱 的民间舞蹈。狮子舞流传历史悠久,汉代即已流行(见《汉书• 礼乐志•孟康注》)。

    邮票6—2叠椅
    叠椅即掎技,古已有之,在汉代名为“五案”。因为古代无椅子,使用案子累积起来,在上面演技。在成都发现的汉代画像砖上,是六个案子,在上面有一个拿大顶的艺人。现代椅技,是在最下面放一张桌子,桌子上放四个酒瓶,在酒瓶上继续累置几张椅子,每放一张,便作一次惊险的表演,在最上层 把椅子斜放,作出拿大顶等几个惊人的动作。勇敢而矫健,在 危险中极其镇静,是椅技所表现的基本精神。

    邮票6—3抖空竹
    抖空竹原系中国广泛流传的民间游戏。南方也叫“扯铃” 经演员加工提高,成为杂技节目。表演时用两根短竿,系上绳 子,将空竹扯动旋转,做串绕,抡高、对扔、过挢等动作。空 竹,又名空钟、响簧、地龙、闷葫芦等。普通空竹分单轴和双 轴两种。轴内是空的,每个轴上有孔四、五个不等,孔内用木 片作笛以利发声。连着轴有一个圆柱状的把,把的中段稍细。 空竹除木制,竹制外,亦有用茶壶盖、酒瓶等器皿作代替物 的。把空竹悬于系在两根短竿顶端的细绳上,玩者两手各持一短竿来回拉动,便可产生旋转并随速度加快发出嗡嗡的响声。

    邮票6—4顶
    顶坛即耍花坛中的“对顶花坛”。由两个演员用头将花坛顶来顶去。要坛子起于民间,从汉代起,人民就用瓦钟盛放粮米,也就是坛子。在丰收时,一坛一坛装运米谷,放进仓里,便高兴地掷着空坛玩要,经过无数人的加工提炼,成为耍坛子的演技。现在的表演是由演员将各种大小不同的瓷制花坛、大缸或酒瓮轮番用头顶、手扔、脚踢、臂滚等动作,使之翻滚旋转。

    邮票6—5转碟
    转碟也叫“耍花盘”。是从中国民间的游戏发展来的。它的历史已很悠久,在四川成都出土的汉代画像砖上,忆经有耍盘子的演技。现在转碟,演员双手各用二、三根细竿,各顶一个碟子的底,借腕力使之飞快转动,要求在做筋斗、背剑、叼花、 单臂倒立等难度很高的动作时碟子不得跌落。技巧髙的演员双 手能耍到十个左右的碟子。

    邮票6—6燈伞
    蹬伞即蹬技的一种。演员仰卧在特制的凳上,双足向上,用脚尖、脚底掌握所蹬物体,使之上下翻滚或急速旋转。演出较多的是蹬缸、蹬板、蹬桶、蹬桌子、蹬伞、蹬人等。


    •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黄寺大街23号  电话:15210093958 (微信同号)
    • 信息产业部备案: 京ICP备18017063号-5
    • 版权所有:百分邮票收藏网 2003-2019
    • 声明:网登载内容来自报纸、网络、新闻等等,文章及内容仅供参考,不代表任何投资偏向,投资须谨慎。